直播衛星的2017:信息量太大,標題都寫不下了!
發布時間:2017-03-28 02:35:10 閱讀次數:4393
來源: 中廣互聯獨家
終端:四代北斗機頂盒2022年全面取代三代機頂盒?
異軌備份:今年發射新衛星,是因為中星九號可能堅持不了多久了?
一鍋多星:未來實現DTH+HTS模式?
CCBN2017。
作為國內廣電一年一度最大的設備展,直播衛星每年也會在這里,公布一年的規劃。
近六年來,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快速發展,用戶總規模已超過1.1億戶。其中,原有村村通用戶約為1632萬戶,戶戶通用戶已達9886萬,單獨破億指日可待。
直播衛星的用戶突破,有力擴大了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主流媒體在農村的覆蓋率、影響力,為促進城鄉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對于直播衛星2017年的發展,廣電總局衛星直播管理中心楊一曼主任在與筆者溝通時表示,2017年直播衛星會持續保持開放的政策,對于行業用戶的開拓、零售市場的支持,不會變。
同時,對于商業運營的追求,“下半年中星9A即將發射,我們可操作的空間就更大了”,楊主任表示,由于直播衛星的商業運營牽扯甚大,因此總局對于運營方案的審批也異常謹慎,目前整體方案仍在討論中。
對于用戶來講,今年將發布的全新一代北斗定位直播星智能機頂盒才是與個人息息相關的,這里不再贅述該機頂盒的具體技術指標和推廣方案了(以往的文章中已有過詳細列舉)。
為降低新一代衛星直播廣播電視系統接收終端整體成本,對原直播衛星下變頻器進行升級改造,集成北斗定位的有源天線放大模塊形成具備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功能的一體化下變頻器。目前《具備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功能的衛星直播系統一體化下變頻器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GD/J-71-2017)已經作為行業暫行技術文件正式發布。
“北斗機頂盒的推廣上市,是我們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一位衛星直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很多老百姓關心的舊機頂盒會不會作廢的問題,“不需要擔心,同一代機頂盒的一樣,中心會留給用戶充足的時間,根據計劃,2022年才會全面完成用戶從三代終端到北斗終端的轉換”。
新的直播衛星中星9A也是焦點之一。
2017年6月中星9A即將發射。中星9A(101.4度E)和中星九號(92.2度E)一樣是DBS頻段直播衛星,終端用戶可利用該項技術享受更多高清臺、地方臺等增值服務。
中星九號衛星自2008年成功發射投入使用以來,在我國戶戶通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6年11月,總用戶規模已超過1億戶。
2016年,中星九號除了戶戶通工程外,又承擔了新的任務:為廣電提供高清節目實時備份。目前已完成北京、重慶、安徽、四川、遼寧、深圳、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湖南、上海東方高清節目上星,后續還將有更多高清節目實現直播星備份傳輸,確保高清節目傳輸更加安全可靠。
中國衛通積極配合直播星管理中心,推動直播衛星定向覆蓋工作。目前已經開通了貴州、內蒙、寧夏等省、自治區,以及西藏拉薩、海南三沙的直播衛星定向覆蓋,共有十四套省內節目播出,后續還將有更多的省市節目通過直播衛星,實現定向覆蓋。
未來兩顆直播衛星的異軌備份,重點保障業務在雙星同時傳輸,此外主、備星各自發展特色業務;當一顆星發生極端情況時,重要業務仍在另一顆星運行,不會給最終接收用戶帶來影響。
好了,以上是官方對于今年發射中星9A的解讀。據路邊社消息,還有6年壽命的中星九號其實已開始出現故障。由于直播衛星同時擔負著戶戶通和部分高清頻道的備份任務,因此一顆全新穩定可靠的中星9A就此出現。
中星9A與中星九號不同,是一顆國產的直播電視衛星,使用東四平臺,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顯然更值得信任。
最后說說“一鍋多星”,未來我國的直播衛星可能采用DTH+HTS模式。
“一鍋多星”是指利用一副天線同時接受多課衛星信號。2014年,按照廣電總局科技司要求,中國衛通牽頭開展了“直播星雙波束天線接收研究項目”研究,制定了研制方案,并進行了實際的雙星接收測試,測試結果優于指標要求,目前已完成項目驗收。
“一鍋多星”技術日趨成熟,即將推廣應用,達到如下預期效果:
多端口接收能力:一套多波束衛星天線達到提供衛星電視和寬帶數據接入能力。
雙向認證、反破解技術:結合Ka衛星雙向通信和DBS電視接收技術,施行雙向認證技術(共同開發),并一步到位實現三網融合。
2017年4月中星16號即將發射。中星16號(110.5度E)是我國首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可采用“一鍋雙星”技術,接收DBS衛星電視信號的同時,利用中星16號Ka衛星進行通信,增加了用戶管理手段(雙向認證、數字點播),可解決偏遠地區用戶上網和入網管理的問題,實現國家“十三五”規劃中互聯網接入衛星直播管理平臺的功能要求。.